找到相关内容488篇,用时5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多珠青·吉美逞列奥色传略

    师德钦林巴取出的伏藏中有这样的预言:“王子化现具足菩萨与力,竹青阿底教修师徒成群出,色地上下建立寺庙有三座。”在北边的白色玛曲河右转弯处新建阿惹日甲寺时,由于最初的逆缘,死了一半的僧众,人们纷纷离去。...

    聂须堪布绛阳多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53661180.html
  • 说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与“无住生心”

    才能成就胜义发;见如来时,不可以身相见如来,不住色身相,才能见如来真身;修福德时,明了福德者,即非福德,不住福德相,方能成就无量福德;菩萨壮严国土,不住壮严国土相等。经曰:“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暗则无所见,若菩萨不住法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见种种色。”又曰:“若心有住,即为非住。”  不住相的修行,能够消除我们心灵上的负担,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独立的,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,能够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5262397.html
  • 浅谈金刚经

    净土,应该从此下手。由此可知,此经实际上是一切学佛人断除妄想执着,净心念佛的根本。  三、般若以发菩提与行菩萨道为基础。  菩萨,以发菩提为首要条件,在佛教中属于大乘修行者的称呼。何为菩提呢?《...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何以故,须菩提,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则非菩萨。”又云:“菩萨应离一切相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  从这段经文,可以看出发菩提的内涵。学佛首先要发,而菩提...

    觉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15763622.html
  • 读(基督教“爱观”与佛教“慈悲观”的比较)

    大乘佛教强调佛性本具,因此人人可发大乘菩萨,行菩萨行。这一判断也是准确的。笔者想补充的是,在他律与自律之间,体现著基督教与佛教在著眼点以及人性问题上的深刻差异。基督教教义浸透著原罪的意识,认为每个人生...。(比较)指出,如果把爱理解为脱离了一切以自我为对象的欲望、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之,那么佛教其实也是提倡爱的。作者引《大昆婆娑论》、《大智度论》和《大乘庄严经论》,申明佛教对爱的理解有欲爱、法爱之分。欲...

    朱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5964264.html
  • 体现“生活佛教”生活即修行的内涵深意

    唯有在真理中求进步,以菩萨的忍耐、忍耐力来处世应物,并检讨我们达到生忍、法忍,还是无生法忍的哪个境界呢?反省《六祖坛经》 “烦恼即菩提”、“不思善,不思恶”的智慧层面,我们已体认实践几分?如此将...每个人心中的佛性。若能了达此意,自利利他不再是一句口号,而是我们以菩萨的“给人信心、给人欢喜、给人希望、给人方便”的内涵,恳恳切切地实践菩萨道后,自然而然便能从中得以增长智慧,渐渐完备人格,具足福慧...

    永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4765938.html
  • 《自立老法师《弥勒上生经讲记》序

    。弥勒菩萨见此情况,不禁悲从中来,放声大哭说道:汝等众兔母子,太慈悲了!不幸逢此水灾,自身不保,反能发菩萨 ,舍身救人,功德固然不可思议。但是我乃学佛之人,名叫弥勒,修慈心三昧,以求证菩提,誓死不吃...认真演扬佛理的功夫,恐怕除了清凉国师的《华 严疏钞》,弥勒菩萨的《瑜伽师地论》以外,很少人能超过他的了,这一点也我对他十分敬佩的。读者诸公,若能稍加注意,当知我说之不虚也。  自立法师这次要出版《弥勒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11569283.html
  • 三入大悲寺 之― “师父引进门”(上)

    有些怪罪她(然而又是她的菩萨,在我第二次到来时,支撑、鼓励了我。。。),向她一直讲:师父让我上来进斋的,师父让我上来进斋的。。。。。。点滴小事就显现出我的世俗狭隘之。 因为功课做的稍微足些,所以...痛不欲生的感觉,发誓不能因为自己让别人重蹈复辙。可师父还是对我说这是对我对他好,劝我发出家。记忆中,我去了三次大悲寺,每次师父都会向我提起发出家一事,我就奇怪了,我那里像可以出家的,好吃懒做,受不得苦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1875948.html
  • 堪布卡塔仁波切开示 —— 持守菩萨戒详解

    了解菩萨戒之种种利益,如何受菩萨戒以及如何持菩萨戒非常重要。不了解这些,而光说某人已受菩萨戒,无甚意义,就好像说:“我现在要去找我的马,但我不知道我的马长相如何?”佛法称依菩提趋入正觉之道为大乘。由修菩提而引发开悟之,过去及现在之诸佛菩萨依此而得殊胜成就,未来之诸佛菩萨亦依此而获殊胜成就,只有行“菩萨道”才能证悟得圆满佛果。 菩萨道果未曾中断过之传承中有二个不同的源流,一由文殊菩萨传下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33377032.html
  • 对《金刚经》要义的一个简单整理

    ,没有佛法可说,没有众生可度,没有菩萨,没有阿罗汉,没有众生,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……。   经中有关文句:   .无有定法,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   .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乃至无...无有定法,如来可说。   .实无有法,名为菩萨。   .实无有法,名阿罗汉。   .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   .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。   .过去不可得,现在不可得,未来...

    伍栋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30378301.html
  • 澈达业的真谛 提升人我价值三

    ,一是依福田门,即是对普通凡夫、父母、沙门、发菩萨菩萨等处,所损害或利益之业,其所感的业果极大。将三界所有的有情都关进监狱、挖掉眼睛,也比不上对菩萨怒目而视的罪更为深重;[3]比起将三界的有情放出...广发菩提,才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而统摄三界的,也由此被尊称为三界导师、四生慈父、人天教主。   (2)、对生命影响的程度越深,则业果越大。   程度具有双层性:正数和负数。善业对其他生灵有利益,则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481502.html